11月1日—3日,备受瞩目的第77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iENA)在德国纽伦堡举办。本届展会吸引了来自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的540项创新成果参展。其中,中国代表团凭借168项优秀发明成果强势登场,不仅成为本届展会规模最大的参展团组,更以斩获24项金奖、44项银奖、58项铜奖及3项特别奖的优异成绩,在获奖数量与质量上位居各参展国之首,充分展现了中国日益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与不断攀升的国际影响力。
盛大启幕:共襄国际创新盛举
11月1日,展会隆重开幕。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陈霖豪、科技处三秘刘超,中国发明协会副秘书长、协会代表团团长李桂华副秘书长等应邀出席展会开幕式,与各国代表一同见证了这一国际创新盛事的盛大开幕。
陈霖豪公参、李桂华团长应邀作为重要嘉宾出席开幕式
深度交流:共谋国际创新发展
展会期间,中国代表团积极与各方开展国际交流活动,推动国际创新合作发展。陈霖豪公参,李桂华团长与发明者协会国际联合会(IFIA)主席阿里先生、展会主办方总经理亨宁·柯尼克先生、评委会主席迈耶先生等举行了深入而富有建设性的会谈。双方围绕国际创新资源共享、展会合作机制完善以及评审标准科学化等关键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为进一步推动国际创新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李桂华团长还与台湾地区参展组织方进行了座谈交流。
媒体聚焦:传递中国创新声音
中国代表团的优秀表现引起了国家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对本届展会进行了深度报道,并专访了中国代表团团长李桂华副秘书长、展会主办方总经理亨宁·柯尼克先生、评委会主席迈耶先生、发明者协会国际联合会(IFIA)主席阿里先生。通过央视系列报道,中国在发明创新领域的丰硕成果与开放合作的积极意愿得以有效传递至国际社会,让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创新的活力与魅力。
李桂华团长接受总台记者专访
总台记者采访国际组织及主办方相关负责人
中国角色重塑:从参与者到引领者的国际地位转变
在闭幕式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副秘书长李桂华向获奖代表颁发奖项。以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为代表的中国创新团队,屡创佳绩、捷报频传,充分彰显了中国发明家的创新实力国际影响力,成为引领全球创新潮流的重要力量。
获奖代表上台领奖
规模领先:产学研协同创新显成效
据主办方数据显示,中国代表团参展规模已连续三年稳居参展团首位。本届参展项目结构更趋优质多元:有源自深耕细分市场、掌握“独门绝技”的“专精特新”企业,以敏锐市场洞察和硬核技术持续为产业迭代注入源头活水的企业代表;有出自高水平大学及科研院所,依托国家级平台将前沿原创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项目代表;还有由科研院所及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联袂呈现,体现出战略人才梯队与国家级科技力量双向奔赴、协同发力的蓬勃态势。由此形成的“企业主体、学研赋能、人才蓄力”三位一体、优势互补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矩阵,全面释放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展会负责人亨宁·柯尼克先生对中国参展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中国参展项目的技术成熟度和商业化潜力正在逐年提升,特别是在绿色能源、智能装备等领域,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为全球创新合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学习借鉴:促进国际深度合作
展会期间,中国代表团在展示自身成果的同时,始终保持着开放学习的心态,积极学习借鉴国际经验。李桂华副秘书长专门抽出时间参观了其他国家的参展项目,深入了解国际创新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代表团还组织了多项路演活动,为国内外创新主体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了与国际同行的深度交流与潜在合作。
李桂华团长与各代表团进行交流
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路演活动
李桂华团长为获奖代表颁奖
迈向引领:中国创新稳步前行
本届纽伦堡国际发明展的成功参与,对于中国而言,不仅是一次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意义深远的国际科技合作实践。我们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创新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科技创新事业蓬勃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发明创新力量。
代表团合影
